文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文学院教务办 责编: 包涵 发布时间:2025-04-15 浏览量:32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件精神,根据《全面推进广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教高教〔2020〕76号)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申报工作,各二级学院按照文件要求开展相关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课程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二)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三)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五)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入选示范课程的相应授课教师、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不再申报。

(六)课程负责人应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自有在职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七)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八)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紧密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二、申报类型、数量

(一)申报类型

1.公共基础课程;

2.专业教育课程;

3.实践类课程。

(二)申报数量

每个课程负责人仅限申报一门课程,各二级学院至少推荐申报2门。各个教研室至少申报1门。

三、申报流程

(一)报名

各个教研室于4月18日前提交“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1),电子版即可。

(二)申报材料准备

4月18日—5月9日。教师按以下材料要求准备申报。

1.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书);

2.本门课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3.本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以及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

4.本门课的课程思政融入的说课视频(15分钟),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堂教学实录1段(40分钟),视频应有课程负责人出镜画面。

四、评选环节

(一)5月12日—5月15日。学院对本单位申报课程进行初评,择优推荐申报。课程负责人所在基层党组织要对课程团队成员情况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审查把关,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

(二)二级学院完成初评,材料交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拟定立项课程。

(三)公示。通过校内评审推荐的课程在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务处官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

(四)评选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遴选推荐2025年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五、申报材料提交

5月9日前,以各教研室为单位将汇总表、申报书、教学设计及其相关材料电子版统一发至陈宗惠老师,报送的电子材料统一命名为“XX学院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申报材料”。纸质版申报书一式一份(正反面打印)。

六、组织保障

1.各教研室可根据自身课程安排,在申报材料准备时间内微调内部活动时间(需提前报备教务办)。

2.资源支持,提供学院录播教室供教师录制参赛视频(需提前预约)。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办,联系人:陈宗惠,电话:182-1911-4784。